生物药物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或其成分等材料,综合应用生物学、医学、化学和工程学以及药学的原理与方法研制而成的一大类用于预防、治疗和康复保健的医用制品。
从更为广义的角度来定义生物药物它包括以下几类:
1、天然生物药物,例如: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和海洋药物。
2、基因重组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同时包括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药物)。
3、基因药物,既指以遗传物质DNA、RNA及核苷酸衍生物为基础研制而成的基因治疗剂。
4、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
总的来说生物制药,就是把生物工程技术运用到药物制造领域,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为起始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及分离纯化技术制造出新的生物药品。
生物发酵作为生物制药过程中的主要生产方式,传统的发酵液处理是采用絮凝沉淀、等离子沉淀、助滤剂、加热等预处理工艺,搭配板框、转鼓、离心机等设备进行过滤。缺点在于仅能实现简单的固液分离,因此滤液浑浊、杂质含量高,这对后续提取纯化工艺影响较大,这些传统工艺还存在劳动强度大、产品收率低、废水排放量高的问题。纳滤膜的应用等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上问题。
纳滤膜是八十年代在反渗透复合膜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早期被称作低压反渗透膜或松散反渗透膜。目前,纳滤膜已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分离技术。纳滤膜的孔径为纳米级,介于反渗透膜(RO)和超滤膜(UF)之间,因此称为“纳滤“,弥补了两者之间的空白。
纳滤膜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具有其独特的分离优势,常应用于生物发酵液的过滤处理,能有效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丝体、代谢产物、细菌碎片等大分子颗粒,大大提高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