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由于生产计划的调整、设备维护等原因,可能需要停用。正确处理纳滤膜在停用期间的相关事宜,对于保持膜的性能、延长膜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以下是纳滤膜停用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首先,在纳滤膜停用前,必须对膜进行彻底的清洗。这是因为膜表面和膜孔内可能残留着各种污染物,如有机物、无机盐、微生物等。如果不进行清洗,这些污染物会在膜停用期间继续与膜发生作用,导致膜的性能下降。清洗时应根据膜的污染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和清洗剂,如物理清洗(水力冲洗、反冲洗等)和化学清洗(使用酸碱清洗剂、氧化剂等)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污染物被彻底清除。
清洗完成后,需要对纳滤膜进行保护液的浸泡。对于短期停用(一般不超过 15 天)的纳滤膜,可以使用浓度较低的杀菌剂溶液(如 1% 的亚硫酸氢钠溶液)进行浸泡,以防止微生物在膜表面生长繁殖。对于长期停用(超过 15 天)的纳滤膜,则需要使用更具保护作用的溶液,如含有甘油的保护液,这种保护液能够防止膜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收缩和破裂,同时也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在浸泡保护液的过程中,要确保膜元件完全浸没在保护液中,避免膜元件暴露在空气中。如果是卷式纳滤膜,还需要注意保护液在膜元件内部的均匀分布,可以通过适当的循环来实现。
纳滤膜的储存环境也非常重要。膜元件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高温会加速膜材料的老化和降解,降低膜的性能。同时,要防止储存环境中的灰尘、杂质等进入膜元件,影响膜的性能。如果可能的话,将膜元件储存在专门的储存箱或容器中。
在纳滤膜停用期间,还需要定期对膜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保护液的浓度、膜元件的外观等。如果发现保护液的浓度降低,应及时补充或更换保护液;如果发现膜元件有破损、变形等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当纳滤膜需要重新启用时,必须先将保护液排尽,然后用清水对膜进行彻底的冲洗,去除残留的保护液。冲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冲洗的压力和流量,避免对膜造成损伤。冲洗完成后,可以进行膜性能的测试,如膜通量和截留率的测试,确保膜的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再投入使用。
纳滤膜停用后的正确处理和维护对于保持膜的性能和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严格按照上述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才能确保纳滤膜在重新启用时能够正常运行,发挥其应有的分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