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资料

关于纳滤膜的定义,学术界是如何解释的?

发布时间:2022-10-27

  纳滤的原理与超滤及反渗透等膜分离过程一样,纳滤也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到目前为止,对纳滤膜的准确定义、机制、特征等的认识还远远不充分。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解释纳滤膜的定义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①纳滤膜介于反渗透和超滤膜之间,其膜表面分离皮层可能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

  ②相对于反渗透膜NaCI的脱除率均在95%以上,一般将NaCI脱除率为90%以下的膜均可称之为纳滤膜。

  ③反渗透膜几乎对所有溶质都有很高的脱除率,而纳滤膜只对特定的溶质具有脱除率。

  ④纳滤膜孔径在1nm以上,一般1~2nm。

  ⑤主要去除一个纳米左右的溶质粒子,截留分子量在200~1000道尔顿。

  ⑥反渗透膜几乎均为聚酰胺材质,而纳滤膜材料可采用多种材质,如醋酸纤维素、醋酸-三醋酸纤维素、磺化聚砜、磺化聚醚砜、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和无机材料等。

  ⑦一般纳滤膜的表面形成高聚物电解质因而常常有较强的负电荷性。

  纳滤膜分离机制可以运用电荷模型(空间电荷模型和固定电荷模型)、细孔模型以及近年来才提出的静电排斥和立体阻碍模型等来描述。与其他膜分离过程比较,纳滤的一个优点是能截留透过超滤膜的小分子量的有机物,又能透析反渗透膜所截留的部分无机盐——也就是能使“浓缩”与脱盐同步进行。

  以上就是关于纳滤膜的解释,希望通过小编的介绍已经让大家对纳滤膜有了充分的理解。今后会继续为大家介绍纳滤膜的有关内容,期待大家继续关注。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