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是一种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多肽是α-氨基酸与肽键连接形成的化合物,也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通常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可以成为多肽。随着生物技术和多肽合成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多肽药物被开发和应用于临床实践。由于适应症广泛、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多肽药物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与大分子蛋白质相比,多肽合成技术成熟
多肽很容易从杂质或副产品分离,纯度高。重组蛋白质的质量、纯度和产量难以保证。重组蛋白不能引入非天然氨基酸,也不能在末端进行酰胺化。同时,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多肽通常比蛋白质抗体药物便宜,但比许多小分子药物贵。长链肽的合成成本较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和工艺的改进,小分子肽的合成成本和商业成本大大降低,更适合临床应用和市场开发。
多肽类药物不能口服
多肽类药物易降解,难以通过肠粘膜,因此不能口服。但可通过皮下注射和鼻喷雾等其他给药方式进行。
在医药行业中肽和多肽可通过色谱柱进行纯化,然后通过蒸发抽真空进一步浓缩。由于肽浓度过低,蒸发时间过长,可能会破坏提纯的产品,同时消耗大量的有机/水淋洗液。目前,利用纳滤膜分离技术不但可以克服以上不足,还可以将小分子有机物和盐分除去。
德兰梅尔用分离型纳滤膜元件RS20-C50分离多肽。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纳滤膜成为透过液,而大分子多肽被截留成为浓缩液,浓缩后的多肽含量可以达到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