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然而,随着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水污染不断加剧。废水回收和资源回收已成为废水处理的新主题和趋势,也是环保工程的核心问题之一。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混合物粒径大小的不同,在以外界条件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的情况下发生的混合物分离、提纯以及浓缩的技术,主要利用了膜的选择透过性,具有可以在常温下进行、无相态变化、化学变化、选择性好、适应性强和能耗低等特点。当前在废水处理中应用较为普遍的膜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纳滤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特性及应用。
纳滤膜技术的特性及应用
纳滤膜技术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膜分离技术。以压差为驱动力,截留直径约1nm的溶质离子,截留分子量为200~1000,纳滤膜多为荷电膜。根据离子大小或电荷高低进一步分离纯化液体,膜表面带电性越强,对粒子的去除效果越好,而中性不带电的粒子则起的是过滤作用。
纳滤膜技术可以实现高分子量与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分离,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离和浓缩,促进和丰富膜技术在分子尺度上实现分离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近年来,纳滤膜技术在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废水处理和回收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