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通常含有工业生产数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和污染物。工业废水处理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适当处理后用于生产或出厂,可有效控制工业废水,减少环境污染。工业废水处理作为环境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无害、减少、社会化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制药、印染、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工业废水处理需求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总用水量也在稳步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中国总用水量从6094.9亿立方米增加到2018年61.0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0.1%。通过对水资源结构的分析,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升级和城市化的深入,工业用水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钢铁和黄金加工、石化、纺织、有色等高消耗水行业,占了我国总用水量的一半以上。所以,工业用水是我国水资源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工业用水,尤其是钢铁、黄金加工、石油化工、纺织、有色等行业,由于工业用水在工业用水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我国工业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沙利文的数据,2018年工业用水总量占中国总用水量的21.0%,低于2014年的22.2%。可见,在我国环保不断收紧的背景下,工业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工业用水利用率得到提高,对工业废水处理的需求将继续增加。(数据来自网络)
引进工业废水处理产业环保发展的政策。
工业废水处理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10月,中国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以节能环保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2015年4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从多个角度对工业废水处理提出了评价要求。此外,水十条还提出了控制工业集群污染的238项有力措施。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出台了环境保护税法的相关政策。201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要求纳税人排放应税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30.0%的,按75.0%的税率征收环境保护税。污染物浓度低于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50.0%的,按50.0%的税率征收环境保护税。这一政策的实施取消了污水排放费的征收,对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水处理技术将呈现更环保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优惠政策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我国工业废水处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占用水量大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大多采用阻垢剂配方,但由于该配方中的磷缓蚀阻垢剂会成为水中细菌和藻类的营养物质,导致营养丰富和水污染。因此,随着我国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低磷或无磷、无氮的发展,可降解的多功能环保水处理剂将成为工业废水处理的主流研究方向。
纳滤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法,已应用于许多废水处理过程中。纳滤膜工艺简单,投资小,运行成本低,材料分布合理,适用于工业应用,用于回收和处理镍废水,广泛应用于市政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工业废水等水系统软化,也可用于食品、制药等行业的分离和浓缩均符合FDA标准。
未来,随着工业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和环保政策的增加,第三方环保企业治理市场将加速增长。